Google Search Baidu Search
(多个关键字请用"空格"格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旧版 > 国际交流 > 项目合作

版纳植物园完成第三次中老跨边界地区生物多样性野外联合科考

时间:2019-04-08  来源:东南亚中心  浏览次数:   作者:李仁     打印  字体: 关闭

  应老挝生物技术与生态研究所邀请,由中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老挝科技部、琅南塔省科技厅、南木哈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组成的15人的中老联合科考队,于2019年3月18日至4月6日,在中老跨边界地区顺利开展了第三次大规模野外生物多样性联合科考。

  基于前两次的考察,科考队由版纳植物园谭运洪高级工程师带队,深入和驻扎南木哈保护区核心区(无人区),完成了一公顷固定样地的选址、定位、标记、挂牌等基础数据采集和本底资料调查,采集凭证标本145号。昆明动物所和老挝生物技术研究所队员完成了南塔省保护区周边澜沧江--湄公河支流7个采集点的鱼类多样性调查,采集标本200余号。此外,科考队还完成了中老跨边界地区20个民族传统村寨及其周边保护区和市场调查,采集记录了当地6个少数民族食用植物133种,药用植物141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老跨边界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热带东南亚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过渡带,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的压力下,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版纳植物园在十三五期间的“一三五”专项中,启动了重点培育项目方向三:中老跨边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2017-2020),开展了一系列培训班和科考工作,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此次科考是执行中老科技合作协议的具体实践,加深了中老双方的友谊和互信,为践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老跨边界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版纳植物园将继续组织国内外相关力量,不断为中老跨边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努力和贡献。

 

植物样方调查

左上:植物标本整理,右上:鱼类标本采集,下:民族食用和药用植物调查

科考队合影

拍摄:丁洪波、杨斌、全东丽,周仕顺、李仁、舒树森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