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报道

雨林博物沙龙:罗梭江鱼拓非遗传承培训与创作

发布时间:2023-05-24
来源:环境教育中心
  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举办主题为“鱼在纸上游——罗梭江鱼拓非遗传承培训与创作”的雨林博物沙龙活动(第18期)。本次活动邀请鱼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于钦源担任嘉宾,指导参与师生和社区傣族居民开展为期一天的罗梭江鱼拓非遗的培训与创作。
  在罗梭江鱼拓长卷创作解读和交流环节中,于钦源向学员们展示和讲解了他采用传统拓印技法耗时百余日创作的共23种100条鱼的鱼拓长卷作品《罗梭江百鱼图》,分享了长卷创作心得以及将作品赠予版纳植物园的缘由,展示了罗梭江鱼类多样性之美。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光裕讲解了罗梭江及其鱼类资源以及当地傣族渔文化。罗梭江本土鱼展主理人张鹏和来自傣族村寨的学员一起交流分享了长卷上23种鱼的识别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傣族关于鱼的命名方式等独特的传统知识
  在罗梭江鱼拓非遗培训和创作环节中,于钦源老师从鱼的选择开始,耐心地指导学员们如何清洗鱼、勾勒边缘、上色、调色、加水和开始鱼拓,最后点缀画作,整个过程流畅自然,让江中的鱼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最后学员们开始动手创作鱼拓,大家选择了罗梭江中不同种类的鱼,严格遵循注意事项,通过浓中淡的色彩过渡、不同笔法的运用、合适的鱼拓纸张选择以及湿度的控制,逐步熟悉鱼拓的步骤和细节,认真完成了各具特色的鱼拓作品。
  罗梭江鱼文化与居住在江边的傣族人息息相关,是傣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梭江鱼拓培训与创作主题沙龙融合了鱼拓传统技艺、本土鱼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实践和传播,对于传承和发扬罗梭江鱼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版纳植物园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组织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和研究生处共同举办,现场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多彩雨林生态版纳和版纳植物园研究生第二课堂项目的支持。

于钦源指导非遗罗梭江鱼拓培训

学员合影

非遗罗梭江鱼拓作品(节选部分)欣赏

    活动宣传海报

本文作者:刘永红、玉最东

责任编辑:莫海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