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犁头尖属在东南亚植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地理学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1-07-07
来源:科技外事处

  长期的演化历史与短期的生态过程往往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尽管热带地区如亚洲古热带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是其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及驱动因素尚不清楚。犁头尖属(Typhonium s.s.)植物(天南星科Araceae)具有丰富的生态生境,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属内物种多样性中心为中南半岛,而特有物种中心是泰国。属内物种则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温带地区中国的西部以及西北部;延伸到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群岛,同时通过南太平洋地区到达澳大利亚。东南亚热带地区是犁头尖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而邻近地区的物种较少。然而,犁头尖属植物的多样化速率与模式仍然知之甚少。 

  为了解犁头尖属植物的多样化速率与模式,版纳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Shook Ling LOW与合作导师周浙昆研究员及星耀武研究员展开系列研究,通过二代测序重建了犁头尖属的系统发育树,并结合生物地理分析,探讨犁头尖属的生物地理历史和分化机制。同时以此验证亚洲古热带地区的多样性是否由原位物种形成或邻近区域物种潜入造成。研究发现犁头尖属起源于早中新世的中南半岛,主要是在中中新世气候适宜后快速分化。大面积的原位物种形成在中南半岛发生。多样性演化分析检测到犁头尖属在1214 Ma12001400万年前)分化速率显著提高,有多次物种形成事件在中南半岛发生,可能与亚洲季风加强有关。之后发生的多次从中南半岛到其他地区的扩散事件暗示了"走出中南半岛"的历史格局,同时伴随着四个同域物种形成事件。因此,研究结果支持中南半岛为其他亚洲古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来源。 

  该研究结果对于天南星科的谱系生物地理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对其进化史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关研究成果以Extensive Miocene speciation in and out of Indochina: The biogeographic history ofTyphonium sensustricto (Araceae)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 assembly of Indochina flora为题,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2021年第3期。版纳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星耀武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Shook Ling Low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犁头尖属的分化时间及进化速率

 

本文作者:S. L. Low, 星耀武

责任编辑:zhangwj_151c5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