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云南日报:为鸟儿建个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2019-04-18
来源:云南日报

   

  跟随人称“鸟博士”的罗康行走在哀牢山松林深处,每隔一段就能看到木制的小房子挂在树干上。

  “这里的天气,如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松树天然树洞少,这些小房子是我们为鸟儿们搭建的遮风挡雨的窝。”罗康说,他发现,远东山雀等好多成鸟喂食幼鸟的食物,90%以上都是昆虫性食物,主要以松毛虫为主。

  今年31岁的罗康从事鸟类生态学研究已有近8年时光,作为中科院的在读博士,他没有选择在大城市做研究,却一头扎进了哀牢山的深处,成天与森林和鸟儿为伴。“研究鸟类生态和行为,于我而言是件快乐的事。”谈到鸟儿,罗康立马神采飞扬,“整个哀牢山有记录的鸟类有500多种,我在景东哀牢山境内记录到的有250多种,我还能凭声音辨别出大部分哀牢山常见的鸟种。”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区域中有部分荒地,为促进植被恢复,景东的管护人员当初在这些荒地上栽种了思茅松和云南松,如今已长成茂密的松林。但由于树种单一,这些松林面临松毛虫等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风险。为此,科研和管护人员尝试在松林中营造主要取食松毛虫的鸟类的适宜营巢生境,以提高它们的繁殖力和种群数量,这些鸟类中有不少属于洞巢鸟。罗康发现,由于松林内天然树洞很少,这些洞巢鸟的繁衍和生存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后,罗康决定试一试人工巢箱。人工巢箱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应用比较广泛,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罗康希望为鸟儿搭建一个温暖的家,也希望更好地研究鸟儿。

  从去年开始,罗康和他的同事在景东县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松林中搭建人工巢箱,并在部分人工巢箱里装上摄像头,用于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记者跟随罗康来到一处人工巢箱,惊喜地看到刚孵化出来的鸟宝宝,探头探脑,十分可爱。罗康介绍,如今,已经搭建的500多个巢箱,入住率已达22%,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观察摸索洞巢鸟“建巢秘籍”过程中,罗康还亲眼目睹了棕腹杜鹃“鸠占鹊巢”的本领:一个鸟窝里,有1大2小共3个蛋,孵化后发现大的是棕腹杜鹃。这只小杜鹃把另外的2个“义兄妹”都挤出鸟窝,自己独享义亲叼回来的食物。通过录像监测还发现,这只棕腹杜鹃幼鸟还常常在义亲回巢时抬起翅膀乞食,不经意间,抬起翅膀下面的黄斑造就了在巢里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幼鸟”的景象。“这可能是杜鹃为了提高义亲喂食频次而进化出来的乞食策略。”罗康说。

  罗康结缘鸟类学研究,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2010年秋,罗康参与了云南大学退休老教授王紫江的鸟类环志站建立。一次10个多小时长途奔波,年近七旬的王教授一路上都在给大家分享自己半个世纪的鸟类研究生涯中发生的趣事,罗康也由此对鸟类产生了浓厚兴趣。返回学校后,他报考了吴兆录教授的研究生,并完成了滇池湖滨区鸟类群落及其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2014年6月,罗康硕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继续从事鸟类研究。“我的老家是在普洱市澜沧县,小时候我经常因为找鸟窝、养小鸟而逃学,长大后更是为了要研究鸟儿跑到了比老家还偏的深山。很多人不理解,但我就是喜欢。”

  本报记者 党晓培

  通讯员 曾琳寓

  本报记者 陈飞 摄

       原文链接:http://yndaily.yunnan.cn/html/2019-04/18/content_1276144.htm?div=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