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物种保存 > 园林消息

2019年第3期植物分类活动:萝藦科植物的识别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园林园艺部

  10月11日下午,园林园艺部2019年第3期植物分类活动如期举行。本期活动的主题为“萝藦科植物的识别”,由植物引种与信息管理组申健勇主讲。来自园林部各职能组的30余名职工和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萝藦科(Asclepiadaceae)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共有250余个属,两千多个种,我国有40余属近300种。由于分子证据显示其并非单系,在APG系统中,已将其并入夹竹桃科(Apocynaceae)。由于版纳植物园活植物管理系统是参照Flora of China的标准,因此园内的标牌和信息管理仍将萝藦科和夹竹桃科分开处理。版纳植物园现存萝藦科植物一百余种,由于它们花部结构较为复杂,一些重要的分类特征体积较小难于观察,所以萝藦科植物的分类对很多园林部工作人员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

  申健勇从事植物分类和植物引种工作多年,对多个植物类群都有较深入的研究,近年在植物分类相关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他从萝藦科植物识别的关键特征——花粉器入手,着重讲解了萝藦科3个亚科的区分要点,又以须药藤(Stelmocrypton khasianum)和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um)为例,演示了萝藦科植物植物的检索和定名的过程。最后,通过在园区采集的萝藦科植物的活体标本,向大家展示了体视镜下花及花粉器的细微结构,让大家对萝藦科植物的重点识别特征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及讨论,大家对萝藦科植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学习到了萝藦科植物分类的精髓,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之后持续的学习和积累。园林部还将持续举办这样的活动,以激发部门内部学习植物分类的兴趣,带动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

报告现场

本文作者:赖菡

责任编辑:mohaibo_151c53
附件: